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类固醇药物对早产儿疗效引发争论

据英国媒体9月21日报道,两个最新研究证明:给孕妇用类固醇药物能在较长时期内保证孕妇的安全,一旦出现早产迹象,便能够有效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 J; L4 f1 j% ]$ v/ Y; }5.39.217.77( @0 a% {8 e1 w/ Y1 Y& k" H
  但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研究报告称,给孕妇注射类固醇药物没有明显的危险;而另一个医学杂志上的相关研究报告却指出,给孕妇多次注射类固醇药物会增加新生婴儿大脑瘫痪的风险。
5 O, Q$ J$ k) i) v6 F" `公仔箱論壇+ \  t" {! Q8 Z. s( N. A5 g3 x
  一般而言,如果发现孕妇有早产迹象,医生便施用类固醇药物以帮助即将早产的胎儿加快肺部发育。但如果婴儿并没有象预期那样早产,那类固醇药物还能继续发挥药效吗?目前,医生通常的做法是继续施用类固醇药物,以维持药效,有时甚至一周注射一次。
: [  ]! B6 q6 V. _2 m& I$ h; e
' v1 ]& e# w! x. s. ?- [9 X4 l5.39.217.77  至今为止,还很少有证据证明医生的这种做法对孕妇是否安全。但从对动物的试验结果来看,用药之后,出生的幼崽大脑发育和体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有研究指出,在孕妇持续接受类固醇药物——如倍他米松的注射之后,产下的婴儿在体型上和正常出生的婴儿无异。当长到两三岁时,他们的血压和身体其他方面发育也和其他儿童并没有明显区别。
6 u0 H. k  L5 {( z2 e- q0 g5.39.217.77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 V* y. a1 Q9 J2 R) W
  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卡罗琳·克劳瑟发现,在521名在母体内受到多次类固醇药物作用的胎儿之中,84%的婴儿在长到两岁时幸免患上残疾;而另外526名在母体内受到一次类固醇药物后转被施用安慰剂的胎儿之中,81%的婴儿在两岁时没有患上残疾。
5 q" C& M' Z+ I+ }" z! o* r8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_+ e6 t) u. L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艾伦·斯泰尔斯称,以上两组婴儿与正常出生的婴儿相比,唯一的差异在注意力问题上,这在多次被施用类固醇药物的胎儿中比较普遍,但他们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别较小。
; m7 d5 _8 x8 F- Y& \$ p% c5.39.217.77' w: g" G3 G( q# |5 i
  而另一项研究着重跟踪了两到三岁儿童,研究发现,在母体内被多次施用类固醇药物的幼儿与在母体内第一次被使用类固醇药物后又被使用安慰剂的幼儿相比,在他们长到两三岁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Q' X2 s5 G' K0 S7 l4 }/ b1 D. G

: m) {" a9 l0 ^5 I0 \' Y2 [5.39.217.77  然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罗纳德·瓦普勒带领的研究小组却发现,有2.9%的曾在母体内被施用过类固醇药物的婴儿患有大脑性麻痹,而曾在母体内被施用安慰剂的婴儿,这个数据仅为0.5%。由于没有足够的试验来证实瓦普勒的研究结论,因此上述结论有可能只是偶然所得。( {5 D% D6 r4 U# a; _9 R* D- k

- d" ^* R1 m8 |& j! L. R: H( \  但是,瓦普勒和他的同事仍然提醒人们注意儿童患大脑性麻痹,并将进一步研究它的成因。
返回列表